在未来利润和股利支付堪忧的情况下,石油行业的避险功能结束。不过,石油公司市值下跌也意味着这可能是收购的好时机。例如,世界上最大的为能源行业提供产品及服务的供应商之一——美国哈里伯顿公司,11月斥资346亿美元收购了为全球石油开发和加工工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大型油田技术服务公司美国贝克休斯公司。而在过去5个月中,由于石油价格下跌,BP的股票市值已缩减近1/4,考虑到石油价格目前已基本达到短期底部,此时实施收购将大大降低收购成本,收购的经济性显著。
近年来,BP对于壳牌与埃克森美孚等巨头油公司一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由于BP是若干政治稳定区域规模最大的生产商,例如墨西哥湾地区、英国北海地区及阿拉斯加普鲁德霍湾(PrudhoeBay)油田等,因此收购BP有利于收购方优化业务布局和资产结构,提高盈利的稳定性,降低运营风险。
但是,此次收购仍面临三大主要障碍,是否能完成收购难以预料。
从价值层面看,股权收购的未来不确定性较大。就收购的两种主要方式而言,资产收购的价值评估比较容易找到参考价值,因而可以相对明确地知道交易价格是否符合市场水平。但股权收购比较复杂,考虑的因素涉及盈利能力、股权代表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很难通过市场价格来评估,仅靠市值一项指标难以确定未来的公司价值走向。
从监管层面看,两国的监管机构可能会基于反垄断法设置较大的收购障碍。再加上BP持有俄罗斯石油公司约20%的股份,而欧美正在对俄罗斯进行经济制裁,这使得BP作为被收购目标的吸引力下降。
从油气行业的发展规律看,石油行业的大规模并购已经不再流行,BP与阿莫科、埃克森与美孚、雪佛龙与德士古这些超大型并购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当前的大部分收购主要是以大吞小的收购模式,通过并购专业性较强的小公司达到业务整合的目的,如埃克森美孚收购XTOEnergy。因此,除非壳牌和BP两大石油公司的业务领域能够有效整合,否则在当前石油市场面临极大困难的时期,如此巨额收购难以实现双赢的效果。
综合各方面因素分析,壳牌与BP最终达成收购协议有较大难度,但仍有操作空间。
一方面,针对2013年业绩大幅下滑的状况,壳牌已在采取一系列战略措施进行调整:一是上游板块投资更加注重资产优化,主要集中于全球最有吸引力的区域和业务,确保资本效益和投资回报水平;二是加大剥离下游资产力度,聚焦竞争力强的领域,强化低成本原料优势。2014年上半年,壳牌营业收入为2208.8亿美元,同比下降2%;净利润为98.16亿美元,同比微降1%,按现行成本并剔除特殊项影响后,净利润同比增长11%。下半年,受国际油价下跌影响,利润虽有所下滑,但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因而,壳牌具有足够的能力完成并购。
Copyright 2005-2013 Chinajnh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0】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