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核电力总裁高立刚认为,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内地核电占比会逐渐提高,到2020年有望提升至9%。
厦门大学能源经济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中广核电力的上市对核电业无疑是一种鼓励和利好,让核电企业管理更加规范和透明,对国内核电安全有好处,同时也对中广核电力提出更高要求。
多家机构给予“买入”评级
多家机构昨日一早便发出报告,纷纷给予中广核电力“买入评级”。野村证券报告指出,预期该股目标价为4.1港元/股,较招股价2.78港元/股有很大上升空间。金英证券也认为,作为内地最大的核电营运商,亦是唯一在香港上市的核电企业,值得溢价拥有。中广核电力上市首日上涨近20%,也基本符合机构预期。
不过,香港杜克资本管理投资总监杜先杰此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广核电力的PE已经超过20倍,未来复合增长率也不过15%,估值并不便宜,“另外根据我们多年的市场交易经验,中广核电力上市第一天涨幅可能介于20%~30%,超过40%基本不可能”。
“许多人跟风,过热导致投机因素占比过重,但价值在哪里摆着,不会偏离太远。”杜先杰昨日对记者表示。
汇业证券策略师岑智勇则认为,中广核是首家上市的核电企业,未来仍可看好。
实际上,上市前一日,中广核电力的暗盘交易就非常火爆。据香港媒体报道,中广核电力于12月9日在辉立证券暗盘创纪录成交4.46亿港元,金额创下历来新股之最,以高位3.43港元/股收市,较招股价大涨23%。
耀才证券市场研究部经理植耀辉此前接受港媒采访时认为,目前市场低迷,中广核电力上市首日股价表现如何并不重要,核电发展具有潜力,不如长期持有。
上市后可降低公司负债率
长期以来,内地核电企业负债率比较高。今年我国两大核电集团先后启动上市,这也凸显了核电企业对资本的渴求。
据了解,目前新建成和计划的核电站投资成本在30亿~50亿美元,其中20%资金由核电企业投入,80%依靠债券融资。尽管目前金融机构对核电资产比较青睐,但20%的前期资金投入对高负债率的核电企业来说仍是不小的压力。分析认为,相对金融机构的高息贷款,上市筹资是最好也是最现实的选择。
据《中国电力报》报道,如果按筹资额上限计算,中广核电力将从香港市场筹集245亿港元,根据核电项目2:8的开发比,245亿港元可撬动近1300亿港元。
Copyright 2005-2013 Chinajnh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0】位来访者